国防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国防新闻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策略与实践
2024年03月13日 22:43:32 作者:四川国防教育 点击: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是培养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丰富且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二是弘扬民族精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三是传承历史文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诗词歌赋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校专业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任务。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意识的培养。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之中,能够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事件以及现实发展的阐释来引导学生对祖国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深刻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这种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的养成可以让学生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并有意识地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作出贡献。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专业课程之中,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其创新思维及跨学科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有爱国心更要有爱国行,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才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立志成为国之栋梁。三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促进“大思政”新格局的建设。高校教育中思政课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专业课程也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局限,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整合有利于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空间、促进高校打造“大思政”新格局、增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大思政”新模式的建设,为造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策略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高校专业课程之中,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革新。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注重发掘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案例及现实问题,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知识各方面。比如理工类课程可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相结合来剖析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经济学课程能够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突出爱国心在促进国家经济腾飞中的重要意义;艺术类课程可结合经典文艺作品的创作时代和背景,感受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当今时代,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战略全局,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而高校作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富有创新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对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又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教师应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爱国情怀。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更好地关注国家发展、服务社会和人民。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堂、互动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内化。

(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应当加强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课程建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国情教育课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系统地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环节,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国情怀。高校还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和科技创新等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与此同时,各高校应加强与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这样,同学们在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同时,可以亲身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实践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未来主力军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在这个使命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使之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爱国教育目标和内容。高校应当确保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补充,不偏离专业教学这一核心目的。在此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为课程教学大纲,并细化至每一门课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二)完善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程,高校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这包括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案例、网络资源等,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素材,并积极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从知识、能力提升方面进行考察,也要注重情感价值目标的达成。(三)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对高校来说,培养师资、提高教师素质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切实纳入专业课程中的关键所在。高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国家观念与历史责任感,促进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专业教学。高校还需经常组织开展相关的课程思政培训、讨论及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们了解并掌握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纳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技术,不断提升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及研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更能确保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感受到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四)鼓励教师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思政不断发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科知识中,精心设计既能满足专业发展要求,又能贴近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同时,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向的课程思政研究和探索,并在学术、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助。

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入不仅丰富了高校的专业教育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育体验。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上取得进步,同时也在思想和情感层面得到深化和升华。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高校能够更好地完成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使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一代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孙朵 桂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