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国防新闻
走好红色育人路,创新开展高校国防教育
2024年06月20日 16:02:59 作者:四川国防教育 点击:

zgcsb2024061719p16_b.jpg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国多所军地高校将“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的国防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一线,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进一步拓宽国防教育阵地。

  用好红色资源丰富国防教育实践载体


  不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以下简称“空军工程大学”)组织数千名官兵前往陕北高原,分批次开展“砺刃—2024·延安”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他们依托延安红色圣地教育资源和野外训练环境,在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中开展强军思想、红色育人现地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军事基础训练、战斗作风塑造等有机融合,熔铸忠诚品格,锤炼打仗本领。

  

  5月下旬的黄土高原腹地绿意盎然,空军工程大学数千名官兵穿梭于山峁间行军百余公里,顶烈日、斗酷暑,高负重高强度开展行军宿营、战斗勤务、抗敌袭扰、战伤救护等十余个军事课目训练,将延安精神的传承落实到精武强能、提升素质的本领上。

  

  宝塔山下,官兵们感悟伟大的延安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延安西山山麓的点点翠绿中,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演练三旅)全体官兵走进张思德纪念广场开展现地教学,广场上“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格外醒目。“张思德同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在枣园革命旧址工作人员介绍下,在场官兵仿佛穿越时空,重温了张思德为挽救战友献出自己29岁生命的动人画面。

  

  国防教育进校园,走“新”更入“心”。今年4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13中学举行的国防教育宣讲活动现场,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的“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吴峰,用快板书表演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专题辅导。

  

  “柏坡岭,柏坡村,为什么牵动亿万人民的心?为何成了革命的纪念地?咱还得从头说仔细……”台下就座的石家庄市长安区各街镇武装部长、各学校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被吴峰新颖的开课方式吸引。

  

  吴峰从驻地西柏坡精神讲起,阐述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一重大论断的现实意义;从身边红色资源入手,用西柏坡人民踊跃参军支前故事启发,引导学生们强化全民国防观念。

  

  在实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武警工程大学”)毕业综合演练注重利用战场遗址开展我军军史战史教学,既通过研究经典战例提升学员利用军事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以学员为中心的现地教学、情景教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战斗精神,为即将走向战位的基层指挥员们扣好最后一粒军校思政教育的扣子。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境内的壶梯山是澄合战役的主战场之一。武警工程大学还将壶梯山作为该校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之一。

  

  此外,记者关注到,近年来,清华大学持续加强国防教育活动品牌建设,国防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合作共建取得新进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中,2023年,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华国防讲堂、国防嘉年华等国防教育品牌活动60余场;组织“青春界碑·国土边防”、航海实习等国防主题实践30批次,覆盖超2000人次。数据显示,清华大学有效扩大国防教育学生覆盖面,2023全年累计覆盖超1.5万人次。

  

  探索“双教育”“双基地”助推军地高校共育共促

  

  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的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光荣的办学历史和重视国防教育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延安大学将国防教育融入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体系,在高质量开展国防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该校坚持数字赋能红色育人,上线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研发了“小红专”思政微课,延安精神育人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7年,申沛昌等人主持的《新时期延安精神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张金锁等人主持《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持续发挥延安精神“辐射源”作用,让延安精神走进青年心灵,自2006年起,空军工程大学和延安大学积极共建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双基地”,联合实施“‘红色延安十三年’专项政治理论教研创新计划”项目,深入挖掘和弘扬党中央在陕北和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日前,空军工程大学与延安大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两校将深层次开展军地院校双拥共建,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双拥共建新模式。延安大学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延安大学将充分发挥革命圣地延安“双拥”发祥地优势,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拓展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国防知识宣传教育,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新篇章。同时,延安大学将深化实施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工程、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区建设工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中心建设计划,奋力走好红色育人路,着力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空军工程大学、延安大学两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双教育”“双基地”“双结合”的综合实践探索,在创新推动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李明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旗帜引领作用。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双教育”方面起着风向标的作用;高校开展“双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成效。

  

  二是示范带动作用。从军地高校的“双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看,既有理论教育,又有综合实践;既有军地共育,又有各自特色;既走进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又紧跟国际局势强化国防意识,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对全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有着很强的示范借鉴作用。

  

  三是骨干支撑作用。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人数众多、波及面广、影响深远,做好高校“双教育”工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高校“双教育”工作,必将对全民国防教育起到很好的基础支撑作用。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秘书长张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军地高校共同推动国防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的融合和有效利用,还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比如“校内教师+校外特聘军事专家”“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等模式,组建多元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这种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能够发挥“三全育人”的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落地、落实、落细的教育理念,此举或将为我国全面国防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

  

  丰富拓展教育形式健全完善国防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双教育”进大中小课堂、进场馆,“馆校联合”“馆课结合”“军地联动”的教育形式,正推动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李明海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我国“双教育”总体上成效显著。为持续推进“双教育”活动高质量发展,他建议:“我国应该制定颁发‘国防教育大纲’,对学校国防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方式等进行细化明确,分级、分学段编写国防教育教材,配备专业师资队伍和辅导员,打造数字化共享课程平台,丰富拓展教育形式,提高整体教育实效。”

  

  “应健全完善国防教育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手段、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李明海表示,可通过军地共建、共享、共育的方法路径,探索军地深度融合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各地区、各高校、各层级特色品牌,达到双促进、双提高的效果。

  

  张建表示:“建议提高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在高校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学时间分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尚武精神。”(图片由空军工程大学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