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国防新闻
增强思政引领力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
2024年11月20日 18:57:04 作者:四川国防教育 点击:
作者:杨建义(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林文俊(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时代新征程,增强思政引领力是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与战略部署,是培塑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证。迈向新征程,增强思政引领力,擦亮思想政治引领的鲜明底色,关键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落在行动自觉枝繁叶茂。
注重在以理服人下足功夫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增强思政引领力,要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在整体与重点的统一中以理服人、以理育人,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用精深透彻的思想理论推动爱国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
坚持破立并举、纲举目张,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把“大主题”和“小切口”结合起来,做好主题策划、议题设置、类目分解,用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的壮阔历程印证民族记忆的深刻真实,有理有据摆清事理,循序渐进浸润道理,条分缕析讲透学理。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听取学术讲座与专题报告,参观革命遗迹与主题展馆,品鉴红色经典与文艺作品,开展系列研讨与对话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和国家的归属。另一方面,坚决揭露和批判“历史虚构论”等错误论调。教育引导学生以客观辩证的发展眼光阅读相关学习资料,了解错误论调与各类思潮的逻辑漏洞及社会危害,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客观态度去审视、甄别和评判。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史实真相,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视域分析历史事件,辨别是与非、真与伪、实与虚。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要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充盈教书育人的场域空间。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循循善诱的教育风格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体系,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指向。要紧扣学生深层思想认识问题和热忱关切,有针对性地回应诉求、满足需要,有导向性地廓清认识“雾霾”、答疑释惑。要把握授课知识与新思想的结合点与圆融处,将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要摒弃“读稿式”讲课、“表演式”互动、“填鸭式”灌输、“杂糅式”考核,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教育逻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触摸更多生动鲜活的社会细节,在实践的大场景中感受思想理论魅力与实践伟力,从而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效果。
注重在以文化人下足功夫
中华民族浩瀚绵延的历史长卷中,爱国主义是慷慨激昂的主旋律,深深镌刻于民族血脉中,推动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屈原愤而投江以明志、苏武北海牧羊守节不移、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等典故精粹,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使得爱国主义成为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精神禀赋。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增强思政引领力,就要用典籍典故典例讲好爱国主义的中国故事,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涵育深厚的爱国情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要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精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纯度深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并精心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蕴的仁爱之心、民本思想、诚信之道、正义之念、和合之美以及大同之愿的时代价值,通过传承创新与当代表达,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为青年一代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提供现实力量,铸就培育爱国英才的精神支柱与道德高地。
要借助“考古热”“文博热”“国风热”等不断升温的有利情势,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情,甄选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阅览素材,精心策划一系列内涵厚重的仪式操演,对古文字、古诗词、古建筑、古器具、文史哲艺、经史子集等多样化史料加以呈现。让熏陶滋育“活”起来,让历史场景“立”起来,丰润文化滋养,拓宽阅览视野,充实知识储备,深化体悟觉思。
要加强课程、资源、师资和方法的系统优化,深入探索并适时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精心开设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系列课程。结合校情特色与地方资源,邀请德艺双馨的能工巧匠、技艺传承代表等走进课堂进行指导,让广大学子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一抹一色的描绘中、一刀一刻的剪折中、一弦一音的演奏中,直观接触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与时代风采,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底蕴,进一步增强思政引领的亲和感与浸润度。
注重在以情感人下足功夫
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增强思政引领力,要注重在以情感人上下功夫,厚植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情感共鸣中汇聚起强大聚合力与引领力。
想打动人心、化育引领,需情理并重,实实在在讲道理,真真切切动感情,建立起基于信任和理解的情感连接。要用心用情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等,这一系列故事浸润于大国的筋骨血脉,融汇于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记录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彰显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英雄气概,铭刻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和不朽功勋。
故事是情感的传递。讲好这一系列故事,要善于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用生动语言和细腻叙事加以呈现,努力用历史“活剧”展现出的生动形象打动人;要结合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文创作品等,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再现,让故事的讲述更加鲜活立体,使青年一代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要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先进典型的浸润化育、榜样引领作用。邀请各个行业领域的先进典型、模范代表,以及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开展对话互动。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与动人事迹,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口吻讲述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瞩目成就,凸显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强化教育引领的灵活性、实效性与针对性等。
新时代,增强思政引领力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既要“重逻辑”更要“有情感”,既要“叙事实”更要“讲方法”,以此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推动爱国主义入脑入心、入骨入魂,为增强思政引领力筑基赋能。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