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国防新闻
跨越22年的追光之旅——记88岁退伍老兵李长生的国防教育“长征路”
2025年01月06日 19:09:51 作者:四川国防教育 点击: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在娄底,有一位88岁的老人,22年来奔走在全民国防教育路上,义务上国防教育辅导课1000多场次,把国防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他的拳拳爱国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颖 何维涛 夏牡丹

冬至已过,天气渐寒。88岁的李长生外出授课的次数减少,但他的心从未远离国防教育。他常说:“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国防教育发一分光。”

22年前,66岁的李长生开始义务为中小学校上国防教育辅导课。

这堂课,一上就是22年。22年里,李长生走遍80多所中小学校,行程3万多公里,义务上国防教育辅导课1000多场次,被8个乡镇、56所学校聘为国防教育义务辅导员。

退休再出发,是他不变的初心

1955年投身军旅、1956年光荣入党的李长生,1969年转业至双峰县洪山殿煤矿工作,1993年迎来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退休后,闲不住的李长生跑去给人看工地。“我发现许多民工的孩子没人看管。”他萌发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点什么的念头。

2001年,李长生回到双峰老家。在一次参观雷锋事迹展览馆时,他愈发坚定了心中想法:“都说老有所为,我也要像雷锋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部队历练14年的李长生,决定选择自己热爱而当时的许多农村中小学生欠缼并亟需的国防教育。

2002年初,李长生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怀揣着对国防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来到离家最近的新建小学上辅导课。

“学习雷锋好榜样,誓当红色接班人”,那是李长生上的第一堂国防教育义务辅导课。

此时的他,虽有着丰富的军旅经历和一腔热血,但站在讲台上授课却是头一回。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他初次授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课堂节奏的把控不够精准,讲解的方式也略显生硬。然而,当时的校长却给予他“满分”评价:“虽然讲课还有待努力,却为当好义务辅导员开了个好头。”

“校长的评语,像一颗‘大补丸’,给了我鼓舞和无穷的动力。”此后,李长生利用各种机会“加油充电”,家里成了他的“国防教育资料宝库”,墙上挂着的、书柜上摆着的、床上堆着的,无一不是与国防教育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来源广泛,有的是从报纸上剪裁下来的,有的是从书中摘抄的,有的是从电视节目中记录的,还有的是从网络上搜索整理的……李长生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仅手抄本就有近100本,累计100多万字。收藏的报刊书籍摞在一起,足有3尺多高,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8大领域,并细分为革命传统、思想品德、尊老爱幼等12个系列。

翻开李长生的讲课教案,密密麻麻、工工整整,非常详实地记录着他在讲课中积累的心得。

“中国第一个戴红领巾的人”“向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学习致敬”……今年暑假,88岁的李长生赶往杏子铺镇大塘光彩学校,为留守儿童上课。

“李爷爷的国防教育课,让我学到很多,懂得了爱党爱国爱军的重要性”“李爷爷的讲课,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激励着李长生不断前行。

“爱国不能只在心里,更要体现在行动上,我希望让更多青少年知道何为爱国、如何爱国。”在双峰的乡间小道上,乡亲们常常能看到这位老人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的身影。车后座上,满满当当地驮着他精心准备的授课材料。后来,因年龄逐渐增大,出于安全考虑,李长生外出授课就改坐班车。

22年来,李长生上辅导课从不要求学校接送,没收过一分钱讲课费,没报销过一分钱车费。只要有学校打来电话,他就马不停蹄地赶过去。上完课后,他还经常为学生发放自费购买的笔记本,在每一个笔记本上都亲手写上激励的话语。

随着时间推移,李长生的足迹遍布80多所中小学校,行程累计3万多公里,上国防教育义务辅导课1000多场次,听课学生逾20万人次。他成了孩子们心中可亲可敬的“李爷爷”。

“作为一名老兵,能为国防建设吹响助阵号角,是我的荣幸。”这是李长生从未变过的初心。

拳拳爱国心,是他坚定的信念

今年8月1日,双峰县杏子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召开复退军人座谈会。李长生应邀前往,为复退军人授课。

李长生说:“国防教育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除了在校园内为学生上辅导课,李长生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国防教育相关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李长生对自己极为吝啬,甚至被家人笑称为“小气”的“月光族”。他舍不得吃穿,身上常年穿着那几件洗得发白、早已过时的衣服。儿女结婚生子,他也没给予他们多少经济支持。就是对疼爱的孙子,他也很少给其买礼物。

可对国防教育事业,李长生却无比大方。

22年来,他先后骑坏数辆自行车。每月的退休金,几乎都被他投入到国防教育事业中。他还将各单位的慰问金、奖金,毫无保留地用于购买学习用品,赠送给那些家庭困难却怀揣梦想、努力学习的孩子。

身边的人,在李长生的言传身教下,都很热爱并支持国防教育事业。

李长生的女儿李建南和李湘南热心公益事业,经常拿出钱来购买文化用品作慰问品。202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2个女儿精心挑选笔、课本和70件文化衫,委托父亲将这些礼物送给困难学生。

在父亲多年国防教育的熏陶下,儿子李湘建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服役的4年里,他努力拼搏,积极立功,为祖国效力。

受爷爷和父亲的双重影响,孙子李响去年也光荣入伍,接过家族从军的接力棒。

对丈夫全情投入国防教育,老伴江谷秋也慢慢地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热心支持。虽然她不能跟随丈夫四处奔波授课,却默默地站在他身后,做好后援工作。每次李长生外出授课前,江谷秋都会贴心地为他备好牛奶和茶水,临行之际,反复叮嘱他路上要小心。她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支持丈夫,就是支持国防教育事业。”

时光流转,李长生的这份拳拳爱国心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很多学生毕业后参军入伍,他们铭记着李长生的教诲,努力上进,胸怀祖国,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于双峰七中的朱瑞选择报考军校,如今已是广东省东莞市某部军官。朱瑞始终不忘李长生的亲切教诲,经常通过书信或电话与老人保持联系。每次收到朱瑞的来信或电话,李长生都认真给予鼓励与指导,勉励其坚守岗位,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

“李老当年给我们上课的情景犹在眼前。”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杏子铺镇工作的陈武卫,无论走到哪里、在哪个岗位,都以李长生为榜样。从2013年开始,他义务守护13座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前后为烈士墓祭扫,给字迹不清的墓碑刻文描红填墨。

被大家称为李长生“徒弟”的胡洪福,也是一位退役军人。感动于老人数十年坚持上国防教育义务辅导课,他主动接送其入校授课,自己也常随堂宣讲。如今,他还接过李长生的接力棒,经常自己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宣讲。

李长生22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得到各级高度肯定和各界广泛好评。他荣获“湖南省情系国防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双峰县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双峰县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并入选“湖南好人榜”。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标签: